首页

彩琳女s

时间:2025-05-29 18:06:26 作者: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获三方面新发现 浏览量:69079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阮煜琳)记者29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获悉,“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8日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方面新发现。

  据介绍,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新发现,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度区域,而冰间湖200米至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米至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米至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鸌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本次考察任务由“雪龙”号、“雪龙2”号、“永盛”号货轮3船保障。这也是中国第二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其中,“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号货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回,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自然资源部供图)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坚实一步。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本次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中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春茶春花引客来 山东“春日经济”渐升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科技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华为、科大讯飞、智谱AI等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安徽黄山:古村春意浓

漫步青砖黛瓦间,品尝“非遗”盘龙菜,欣赏楚风大戏《一生莫愁》……时值春游季,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村景点内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此拍照、打卡,沉浸式感受楚文化的魅力。近日,记者来到历史文化名城钟祥,探访当地通过激活“民俗民艺”,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牵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

2023年12月6日,该工程新疆段正式开工,线路长度348.594千米,新建铁塔达679基,当地的大风、严寒天气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经过11个月的紧张建设,新疆段全线贯通,是工程全线五个省份中的首个。

一边向以色列供武一边援助加沙 美国行径遭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霍丽娟认为,省级政府层面要积极与各相关部门协商制定人才需求、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清单,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及时做好专业布局调整。推动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匹配,特别应拿出具体举措,引导、鼓励紧缺急需领域专业的发展。她建议,各省应建立区域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机制,建设各行业人才供需大数据平台,及时反映当地人才需求与供给匹配度变化情况,为专业调整提供参考。

黑龙江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曲敏被提起公诉

2023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近27万亿元,在全国占比超过五分之一。中部地区的加快崛起,正撑起中国发展版图的“脊梁”,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打造重要战略支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